9 月 13 日下午,一场别开生面的 “花开远方” 青少年科普讲座在海安市图书馆热闹开讲。本次讲座以《地球时代 —— 人类是地球的主人吗》为主题,由“花开远方”许老师担任主讲人,吸引了 60 余名读者到场参与,在趣味互动与知识科普中,带领大家解锁汉字密码、读懂地球历史。

1

       讲座伊始,许老师以 “汉字英雄”“汉字演变” 两大板块为引,巧妙搭建起汉字与地球主题的桥梁。

2

       “想知道‘甲金篆隶草行楷’的演变密码吗?” 带着这样的疑问,许老师从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说起,生动还原了汉字的 “瘦身史”:甲骨文的象形符号勾勒出古人生活场景,金文将复杂圆圈简化为点横更易书写,小篆的弯曲线条尽显规整之美,隶书的 “蚕头燕尾” 开启书法新风格,再到草书的飞动洒脱、行书的流畅自然、楷书的工整端庄 ——7 种字体如同串联起中华文明的 “文字项链”,每一处笔画变化里都藏着古人的智慧,让现场读者深刻感受到汉字背后厚重的文化底蕴。

3

       随着话题深入,许老师顺势抛出核心主题 “人类是地球的主人吗”,将视角从文字转向浩瀚的地球演化史。他用 “地球结构”“地球时钟”“地球演变” 三大内容,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壮阔的地球画卷:约 138 亿年前宇宙大爆炸催生星云,46 亿年前地球在星云中诞生,成为太阳系中唯一拥有液态水的蓝色星球。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理解地球历史的漫长,许老师提出 “地球时钟” 概念 —— 若将 46 亿年化作 24 小时,凌晨 00:19 地球才正式形成,2:35 海洋开始出现,3:55 蓝藻作为最早的生命登上历史舞台,20:36 迎来寒武纪生命大爆发,直到 23:59 人类才终于出现。从三叶虫的繁盛到恐龙的统治,从巨虫时代的奇特景象到哺乳动物的崛起,甚至 5 次物种大灭绝的惊心动魄,都在许老师的讲述中变得鲜活立体,让现场读者不禁感叹地球生命演化的神奇与不易。

4

       讲座过程中,许老师还巧妙穿插了记忆比拼、成语积累、读书方法分享、叙述技巧指导等互动环节。小读者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,在记忆汉字演变顺序的比拼中踊跃抢答,在成语积累环节分享与自然相关的成语,现场气氛热烈非凡。大家不仅收获了知识,还学到了实用的学习方法,参与热情持续高涨。

5

       讲座尾声,许老师以一首 “花开谣” 作结:“天地之年,四十六亿。万类演化,日新月异。” 简短的诗句既呼应了地球 46 亿年的演化主题,也为这场科普之旅增添了诗意。

       此次讲座不仅让读者们深入了解了汉字与地球的奥秘,更引导大家重新思考人类与地球的关系,树立起 “人与自然共生共荣” 的生态观念,为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与文化认知写下了生动的一笔。